肾脏病人一般不建议长期单一食用精致的白米,可适量搭配低蛋白主食。肾脏病患者的饮食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蛋白尿程度等因素调整,精细白米因缺乏膳食纤维且磷含量较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肾脏病早期或病情稳定时,少量食用白米对血糖和血磷影响较小,但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在50-100克,并搭配低磷蔬菜如冬瓜、黄瓜等。白米经过精加工后丢失了大部分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单一食用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建议交替选择藕粉、麦淀粉等低蛋白主食。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肾病患者,白米升糖指数较高,需配合血糖监测。
中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米摄入。此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白米中的非优质蛋白代谢会产生更多含氮废物,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这类患者更适合选用特制低蛋白大米或红薯、芋头等天然低磷主食,同时需监测血钾、血磷指标。若出现高磷血症,白米需经浸泡去磷处理后再食用。
肾脏病患者日常饮食应遵循优质低蛋白原则,每日主食总量控制在200-300克,白米占比不超过三分之一。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由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烹饪时避免添加高钠调料,可搭配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帮助减轻肾脏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