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作用主要有补充营养、促进消化、润肠通便、抗氧化、辅助保护心血管等。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钾元素及多酚类物质,适量食用对健康有多重益处。
柿子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增强免疫力。每100克柿子果肉可提供约60毫克维生素C,接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三分之二。其含有的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视力保护和黏膜修复具有积极作用。
柿子中的鞣酸和果胶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分解蛋白质类食物。未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适量食用可缓解饭后饱胀感,但空腹大量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建议餐后食用成熟果实。
柿子果肉含有3-4克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纤维占比高,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搭配充足饮水可改善功能性便秘,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血糖波动。
柿子多酚类物质如单宁、花青素等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苹果的2倍以上。这些成分能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对预防慢性炎症和衰老相关疾病有潜在益处,但需长期规律摄入才能显现效果。
柿子中的钾元素含量达160毫克/100克,有助于调节钠钾平衡,减轻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其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建议选择完全成熟、果皮橙红的柿子食用,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以防鞣酸结合产生沉淀。胃肠功能较弱者每日食用不超过1个,糖尿病患者需计入每日碳水总量。出现口舌发麻等不适时应立即停食,慢性肾病患者需咨询医生控制钾摄入量。储存时注意通风避光,未成熟柿子可与苹果共同放置加速脱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