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糯米粥的做法主要有准备食材、处理食材、熬煮粥品、调味食用四个步骤。
制作山药糯米粥需要准备糯米100克、新鲜山药200克、清水800毫升。糯米需提前浸泡2小时以缩短熬煮时间,山药宜选用铁棍山药,其黏液蛋白含量更高。若需增加风味可备少量枸杞或红枣,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辅料添加。
将浸泡后的糯米沥干水分备用。山药戴手套去皮后切滚刀块,立即浸泡在淡盐水中防止氧化变色。处理时注意山药黏液可能引发手部瘙痒,皮肤敏感者建议全程佩戴手套。若使用枸杞等辅料需提前用温水冲洗。
锅中加入清水烧至微开,倒入糯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待米粒开花时加入山药块,保持小火继续炖煮20分钟至山药软糯。期间需用木勺沿同一方向搅拌防止粘锅,水位下降可添加70-80℃热水维持稠度。
关火前5分钟加入枸杞等辅料,根据口味调入少量冰糖或食盐。消化功能较弱者可延长熬煮时间至米粥呈糊状,血糖偏高者建议不放糖直接食用。热食时注意避免烫伤口腔,剩余粥品需冷藏保存并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
山药糯米粥适合作为早餐或病后调养膳食,糯米提供碳水化合物,山药含丰富淀粉酶和黏液蛋白有助于消化吸收。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胃肠功能紊乱者应减少糯米用量。熬煮时使用砂锅或陶瓷锅能更好保留食材营养,避免用铁器烹饪防止山药发黑。食用后出现腹胀等不适需暂停进食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