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用果酒可能有助于促进消化、改善心血管健康、补充抗氧化物质、调节情绪、提供微量营养素等。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发酵制成的低度酒,含有水果本身的营养成分及发酵产生的活性物质。
果酒中的有机酸和单宁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例如山楂酒含有的山楂酸可帮助分解油腻食物,杨梅酒中的柠檬酸有助于缓解餐后腹胀。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聚糖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
葡萄等深色水果酿制的酒含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和花青素,这些成分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适量摄入可能辅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需注意酒精本身对血管的潜在影响。
蓝莓酒、桑葚酒等富含原花青素和维生素C,能中和体内自由基。发酵过程会使部分抗氧化物质生物利用度提高,如苹果酒中的槲皮素含量比鲜果更易被人体吸收。
果酒中约3-12%的酒精含量可暂时缓解紧张情绪,梅子酒含有的苯甲醛等芳香物质能通过嗅觉通路影响神经系统。但依赖酒精调节情绪可能产生反效果。
柑橘类果酒保留维生素B族和钾元素,猕猴桃酒含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发酵使部分矿物质如铁、锌转化为更易吸收的形态,但营养素总量较新鲜水果有所下降。
饮用果酒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在100毫升以内,避免空腹饮用。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含糖量,肝病患者须严格禁酒。建议选择无添加糖的发酵产品,搭配坚果或奶酪可减缓酒精吸收。饮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与药物同服。特殊人群如孕妇、青少年应禁止摄入任何含酒精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