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和脑栓塞不一样,两者在发病机制、病因及治疗上存在差异。脑血栓是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导致堵塞,脑栓塞是其他部位脱落的栓子随血流阻塞脑血管。
脑血栓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多发生在脑部原有病变血管。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心脏、大血管或其他部位,如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脱落,或颈动脉斑块碎片随血流进入脑动脉。
脑血栓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脑栓塞多与房颤、心脏瓣膜病、近期心梗等心脏疾病相关,也可能由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非血栓性物质引起。
脑血栓形成较缓慢,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可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前兆。脑栓塞发病急骤,症状瞬间达高峰,常无预警。
脑血栓在CT或MRI上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与症状对应。脑栓塞的梗死灶常位于血管分叉处,可能发现多发性梗死,且与栓子来源相关。
脑血栓急性期以溶栓、抗血小板治疗为主,常用阿替普酶注射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脑栓塞需针对栓子来源治疗,如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预防方面均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脑栓塞患者应定期筛查心脏疾病,房颤者需长期抗凝。出现突发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预后。康复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