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病情描述:
我最近经拉肚子,去医院检查是因为肠道菌群失调造成的,这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李渊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由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结构不合理、胃肠疾病、免疫力下降、精神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通常表现为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长期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会破坏肠道有益菌群平衡,导致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数量减少,而艰难梭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增殖。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更换抗生素,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恢复菌群平衡。伴随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及伪膜性肠炎风险增加。

    2、饮食结构不合理

    高脂高糖低纤维饮食会抑制益生菌生长,精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可能改变肠道微环境。建议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补充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长期饮食失衡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增加肠道通透性。

    3、胃肠疾病

    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会改变肠道pH值和蠕动节律,影响菌群定植。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酸异常,或匹维溴铵片调节肠蠕动。这类患者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腹部不适感,炎症性肠病还可能引发菌群移位。

    4、免疫力下降

    HIV感染、放化疗患者因免疫缺陷易发生菌群紊乱,表现为白色念珠菌等致病微生物过度繁殖。需通过胸腺肽肠溶胶囊等免疫调节治疗,配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等益生菌干预。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和难以控制的腹泻。

    5、精神压力过大

    持续焦虑抑郁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运动功能和菌群组成,引发肠杆菌科细菌比例升高。建议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压力,必要时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调节神经功能,同时补充酪酸梭菌活菌片改善肠道环境。典型症状包括应激性腹泻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摄入超过30克膳食纤维,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食品。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泻药,慢性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消化异常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进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和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相关文章
慢性腹泻的病因是什么
导致慢性腹泻发生的原因,分非病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非病理性原因包括季节环境因素、不良饮食和胃动力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而病理性因素包括一些全身性疾病,例如甲亢、糖尿病等等。另外,如果患上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胰腺疾病,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正常消化功能,进而出现慢性腹泻的情况。
慢性腹泻的危害有哪些
出现慢性腹泻时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首先会因为水分大量流失引起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度失衡等;其次还会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可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另外,慢性腹泻还会导致贫血、心律不齐等。
慢性腹泻的症状表现
慢性腹泻一般会导致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具有排便次数多且较急的特点,且大便状态也会变得异常,可呈现出大便溏稀、颜色较浅和粪便量少等诸多特征,往往会夹杂有少量粘液或脓血。另外,不少患者可出现发烧腹痛等全身性反应,还会并发营养不良和中毒性肝炎。
慢性腹泻的预防方法
预防慢性腹泻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为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可以生食肉食,应避免进食刺激性较大的肥厚、油腻及生冷食物。同时要加强身体保暖,避免腹部受风受寒,平时则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去医院做肠胃镜及大便常规一类检查。
慢性腹泻怎样治
慢性腹泻在中医上被分为多个证型,其中分为寒湿泄泻型、水饮留肠型、湿热泄泻型和瘀阻肠络型等等,建议可以服用平胃散、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葛根芩连汤加减和少腹逐瘀汤加减等药方。这些药方对治疗慢性腹泻都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针灸天枢穴、足三里穴等部位,这样能够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