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患者饮食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主要有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过冷过热、限制辛辣油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胃溃疡患者应养成规律进食习惯,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过度饥饿会导致胃酸侵蚀黏膜,暴饮暴食则增加胃肠负担。建议早餐7-8点、午餐12-13点、晚餐18-19点进食,两餐之间可添加无糖苏打饼干或蒸南瓜等加餐。
进食时充分咀嚼至食物呈糊状,单口饭咀嚼20-30次为宜。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减少胃部消化压力。避免边进食边说话或看电视,专注进食可帮助控制进食速度,降低胃酸分泌波动。
食物温度应保持在40-50摄氏度,禁止食用冰镇饮品或滚烫火锅。低温食物会刺激胃黏膜血管收缩,高温食物可能烫伤溃疡面。从冰箱取出的牛奶需加热至温热,汤品应晾至适口温度再饮用。
禁止摄入辣椒、花椒、芥末等刺激性调料,肥肉、油炸食品每日不超过50克。辛辣物质直接刺激溃疡创面,高脂食物延缓胃排空导致胃酸分泌增多。烹调宜采用蒸煮炖方式,可用姜汁代替辣椒调味。
每日摄入鸡蛋羹、嫩豆腐等优质蛋白100-150克,深色蔬菜300克以上。蛋白质能促进溃疡面修复,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黏膜抵抗力。推荐选择清蒸鱼、山药小米粥等易吸收的食材,避免粗纤维过多的竹笋、芹菜。
胃溃疡患者除饮食调整外,建议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诱发胃酸分泌异常。餐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位,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防止胃酸反流。可遵医嘱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出现黑便需立即就医排查出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