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适宜食用雪梨、莲藕、南瓜、银耳、山药等食物,有助于滋阴润燥、增强免疫力。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等问题,建议通过饮食调理改善。
雪梨富含水分和维生素C,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喉干痛。可生食或炖煮,搭配川贝粉制成冰糖雪梨羹,适合咳嗽痰多者。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
莲藕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秋季用莲藕炖排骨可补脾养胃,莲藕汁有助于缓解便秘。新鲜莲藕需避免与铁器接触以防氧化变色。
南瓜含β-胡萝卜素和钾元素,可保护呼吸道黏膜。南瓜小米粥适合作为秋季早餐,南瓜蒸熟后捣泥可制作低糖点心。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用量。
银耳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搭配枸杞红枣炖煮成银耳羹,可改善皮肤干燥。需注意霉变银耳会产生毒素,应选择色泽微黄的干燥品。
山药含薯蓣皂苷和淀粉酶,适合秋季平补脾胃。山药排骨汤能缓解疲劳,山药泥可作为主食替代。处理时需戴手套防止黏液刺激皮肤。
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含地黄、麦冬等成分。秋季干燥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时适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由黄芪、白术等组成,可增强卫表功能。适用于季节交替时反复感冒者,但外感发热期间需停用。
针对凉燥咳嗽伴有白痰症状,含苦杏仁、紫苏叶等。秋季受凉后出现咳嗽痰稀时可短期使用。
含人参、麦冬等,改善气阴两虚所致乏力口干。适合秋季体能下降者,高血压患者需慎用。
用于肠燥便秘,含火麻仁、苦杏仁等。秋季水分摄入不足导致排便困难时适用,孕妇禁用。
秋季饮食宜遵循"少辛增酸"原则,减少生姜、辣椒等辛散食物,增加山楂、葡萄等酸味果蔬。每日饮水保持1500-2000毫升,可用罗汉果、菊花等代茶饮。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舒缓运动,注意肩颈、关节部位保暖。出现持续咳嗽、皮肤皲裂等症状超过两周未缓解时,建议到中医科或营养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