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健康确实存在危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等风险。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部分氢化植物油、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加工食品,日常饮食中应尽量减少摄入。
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干扰正常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增加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部分研究还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反式脂肪酸对儿童生长发育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认知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的3%。日常饮食中应注意查看食品标签,避免选择含有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等成分的食品。烹饪时尽量使用橄榄油、菜籽油等健康油脂替代动物油和部分氢化植物油。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等天然食材,有助于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