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通过加强个人防护、规范环境消毒、合理用药预防及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感染预防措施需贯穿日常生活、医疗护理及病情监测全过程。
患者需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食物前、如厕后使用含氯消毒液洗手;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呼吸道感染;皮肤破损时立即用碘伏消毒。家长需监督儿童患者落实防护措施。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周两次;避免接触宠物、花卉等潜在感染源。重度粒细胞缺乏期建议入住层流病房。
粒细胞缺乏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感染,伏立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激活。禁止自行调整抗菌药物剂量。
每周检测血常规观察粒细胞绝对值变化,体温超过38℃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感染可能与粒细胞缺乏、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高热、炎症指标升高等症状。
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烹饪需彻底灭菌;适当进行室内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人群聚集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