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患者可通过控制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限制胆固醇食物、保持健康体重等方式调整饮食。高胆固醇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减少动物油脂、黄油、全脂乳制品等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改用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饱和脂肪会促进肝脏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重血管负担。日常烹饪建议以蒸煮、凉拌代替煎炸,避免反复高温用油。
每日摄入燕麦、糙米、豆类等全谷物及苹果、西蓝花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可在肠道内结合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推荐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但需逐步增量以避免胃肠不适。
优先选用深海鱼、鸡胸肉、大豆制品等低脂高蛋白食物。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避免加工肉制品和带皮禽肉,每周鸡蛋摄入不超过4-5个,蛋黄胆固醇含量较高需注意控制。
严格限制动物内脏、鱼籽、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胆固醇摄入建议低于200毫克。部分人群对膳食胆固醇敏感,摄入过量可能导致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适当食用植物甾醇强化食品帮助阻断胆固醇吸收。
通过均衡饮食与规律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内脏脂肪过多会干扰脂质代谢,加重胆固醇异常。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配合阻抗训练提升基础代谢率。
高胆固醇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调整,定期监测血脂指标。烹饪时多用香辛料代替食盐,避免含反式脂肪的烘焙食品和植脂末。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同步控制血糖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外出就餐可选择清蒸、白灼等低油烹饪方式,主动要求菜品少油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