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感染梅毒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主要有观察皮肤黏膜症状、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脑脊液检查、询问高危性行为史、排查其他类似症状疾病等方法。
一期梅毒表现为硬下疳,多出现在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呈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二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对称性玫瑰疹、扁平湿疣等皮损,部分患者伴有脱发或黏膜白斑。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12周出现,具有自限性但会反复发作。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特异性抗体检测有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检测需联合使用,前者用于筛查和疗效评估,后者可确诊是否现症感染。窗口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神经梅毒需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测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特异性抗体。脑脊液异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升高,部分晚期患者可能出现瞳孔异常、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该检查对无症状神经梅毒诊断尤为重要。
需了解3个月内有无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或男男性行为史。潜伏期梅毒虽无症状但仍具传染性,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死胎或先天梅毒。性伴侣同步检测和治疗可阻断传播链,减少再感染风险。
硬下疳需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鉴别,玫瑰疹需排除药疹、玫瑰糠疹。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出现梅毒血清学假阳性,艾滋病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血清学反应延迟。必要时应进行HIV联合检测和病理活检。
出现可疑症状应避免性接触并立即就医,所有检测需在正规医疗机构完成。日常需保持单一性伴侣并使用安全套,确诊后严格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并定期复查血清滴度。孕妇应在孕早期常规筛查,接触梅毒患者后3个月需重复检测。治疗期间禁止饮酒,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