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一般在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一次效果最好,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年节气调整。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疗法,通过特定药物贴敷穴位,借助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驱散体内寒湿,预防或减轻冬季易发疾病。
初伏通常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此时自然界阳气初升,贴敷可激发人体阳气,适合调理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中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时段,人体腠理开泄,药物更易渗透,对风湿性关节炎等寒湿痹症效果显著。末伏在立秋后,暑热未散而阳气渐收,此时贴敷能巩固疗效,尤其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有预防作用。每伏期间连续贴敷3-5天,每次保留4-6小时,具体穴位选择应由中医师根据个体体质辨证确定。贴敷期间需避免冷饮、空调直吹,保持贴敷部位干燥清洁。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用,孕妇、皮肤溃烂者、发热患者及阴虚火旺体质者不宜使用。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发红、灼热感,属正常药物反应,若出现水疱或剧烈瘙痒应立即停用。建议贴敷前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贴敷期间配合适度运动如八段锦,饮食宜清淡温补,避免食用海鲜等发物,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