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开封久放的牛奶通常不建议饮用。牛奶开封后可能因微生物污染或变质导致健康风险。
牛奶富含蛋白质和水分,开封后与空气接触会加速细菌繁殖。在20-25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中,细菌可在2小时内快速增殖,导致牛奶酸败或产生有害物质。即使未出现明显异味或沉淀,也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污染。夏季高温环境下变质速度更快,饮用后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若牛奶开封后立即密封冷藏且存放时间未超过4小时,经煮沸杀菌后或可饮用。但需注意超高温灭菌奶因蛋白质变性更易滋生耐热菌,巴氏杀菌奶因保留部分活性酶更易腐败。若牛奶出现絮状物、酸臭味或颜色发黄,则绝对不可食用。
建议开封后的牛奶及时冷藏并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饮用前需观察性状变化。出现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催吐或服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日常可选择小包装牛奶减少浪费,乳糖不耐受人群可改用灭菌豆浆或植物奶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