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要吸氧?
病情描述:
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有一段时间了,什么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要吸氧?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马德东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活动后气促明显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时通常需要吸氧。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需要考虑氧疗。这类患者由于气道阻塞和肺泡通气不足,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发绀、指端青紫等症状。此时通过低流量吸氧可以纠正组织缺氧,减轻肺动脉高压,延缓肺心病进展。家庭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每天持续15小时以上效果较好。

    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时需立即吸氧。急性感染会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加重,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意识改变等危象。这类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接受高浓度氧疗,必要时配合无创通气。部分患者可能因二氧化碳潴留需要严格控制吸氧浓度,避免抑制呼吸中枢。医生会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疗方案,同时进行抗感染、化痰等综合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日常应注意戒烟避霾,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练习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增强膈肌力量。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血氧变化,遵医嘱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病情进展。

相关文章
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病变,如肺部疾病、肺血管病变、胸廓畸形或呼吸中枢障碍等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引发肺动脉高压而导致的一组病变,主要是因为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引起疾病,治疗时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现在十分常见,而肺源性心脏病则是需要及时重视起来的一种,而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因为患病之后,不仅仅是需要观察心胸比例,同时也需要检查一下心脏大小,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比例大约在0.5左右,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会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一旦患病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胸前疼痛会加重,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气短。其次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很容易发生血栓,手臂四肢变得麻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为肺心病,也叫做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可以做关于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胸部x线,血气分析,血液检查,这些检查都是可以确诊的,然后根据原因针对性的去医治,这样才可以有效消除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需要重视的,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鸭、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口腔卫生,可做一些呼吸操,要尽量少用安眠药或镇静剂,以避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发现异常及早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