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性回声、呕吐等。百日咳的症状发展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表现存在差异。
卡他期持续1-2周,表现为类似普通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咳嗽等,此时传染性最强但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伴有结膜充血或流泪,咳嗽在夜间加重并逐渐发展为阵发性。
痉咳期持续2-6周,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呈成串发作,连续10-30声短促咳嗽后伴高调鸡鸣样吸气回声,咳至面红耳赤甚至发绀。咳嗽发作时常伴呕吐、颈静脉怒张,舌系带溃疡多见。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窒息等危重表现。
恢复期持续2-3周,咳嗽频率和强度逐渐减轻,鸡鸣样回声消失。但遇冷空气、烟雾等刺激仍可诱发阵咳,部分患者咳嗽可持续数月。此期并发症风险降低,但体质虚弱者需警惕继发肺炎等疾病。
6个月以下婴儿症状不典型,可能无典型痉咳而以窒息、发绀、呼吸暂停为主要表现。患儿咳嗽后常出现面色青紫、眼球突出、三凹征等缺氧症状,易并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肺炎、中耳炎等细菌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惊厥、脑病,与缺氧或毒素作用相关。剧烈咳嗽可导致结膜出血、脐疝、肋骨骨折等机械性损伤,需及时医疗干预。
百日咳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空气和烟雾刺激。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以防呕吐。确诊后需严格隔离4周,密切接触者应预防性用药。婴幼儿及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