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生活中需注意饮食控制、规律用药、适度运动、监测症状和避免感染等方面。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慢性疾病,日常管理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心衰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控制液体摄入量,严重心衰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升。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燕麦,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少食多餐可减轻胃肠负担,避免饱餐后心脏负荷增加。
严格遵医嘱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若出现干咳、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心率不超过静息心率+20次/分,出现气促、胸痛需立即停止。卧床患者可做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避免久坐不动导致肺栓塞风险。
每日记录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提示体液潴留。观察下肢水肿程度、夜间平卧呼吸困难的发作频率。使用家用血氧仪监测指脉氧饱和度,低于90%需警惕肺淤血。症状加重时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心衰的风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后咳嗽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口腔卫生,定期牙科检查预防感染性牙源性菌血症。发热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水钠潴留。
心衰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情况和症状变化,家中备齐急救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睡眠时抬高床头可缓解夜间呼吸困难,外出时携带病情说明卡以备急救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