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机械取栓术、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且有症状的患者。该手术通过切除颈动脉内增厚的粥样斑块,恢复血管通畅。术前需完善颈部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评估狭窄程度。术后可能出现脑神经损伤、切口血肿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常用于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缺血患者。手术将颅外血管与颅内血管吻合建立侧支循环。术前需通过灌注成像证实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桥血管闭塞,并定期复查血管造影。
机械取栓术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小时内通过导管将取栓装置送至血栓部位进行机械清除。手术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成功再通后可显著改善预后。术后需密切监测出血转化等并发症。
血管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脑血管改善血流。该技术常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作为支架植入的预处理步骤。术中可能出现血管夹层、穿孔等风险,术后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再狭窄。
支架植入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通过植入金属支架维持血管通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术后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6个月,定期复查评估支架通畅情况。长期随访中需关注支架内再狭窄问题。
脑血栓患者术后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管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出现头痛、肢体无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血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