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会通过母婴传播,主要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感染胎儿。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导致先天性感染。这种垂直传播多发生在妊娠早期或中期,可能引起胎儿小头畸形、脑部发育异常等严重后果。病毒还可通过分娩时的母婴血液接触传播,但概率低于胎盘传播。感染孕妇的乳汁中也可能检出病毒,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哺乳会导致新生儿感染。
若孕妇在分娩前短时间内感染寨卡病毒,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急性感染表现。部分婴儿出生时虽无症状,但后续可能出现视力障碍、听力损失等迟发性异常。孕期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产妇,其胎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建议孕期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域,使用驱蚊剂预防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疑似症状,需立即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感染的孕妇应接受胎儿超声动态监测,新生儿出生后需完善头颅影像学及神经发育评估。哺乳期母亲感染后,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并咨询专业机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