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不全的症状主要有阴道流血、下腹疼痛、组织物残留、发热、子宫收缩不良等。流产不全是指妊娠物未完全排出子宫,可能引发感染或大出血,需及时就医处理。
流产不全后阴道流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伴有血块排出。流血量突然增多或伴随头晕乏力时,提示可能存在大出血风险。建议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尽快进行超声检查明确宫腔内情况,必要时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
持续性下腹坠痛或阵发性绞痛是常见表现,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向后腰放射。疼痛多由子宫收缩试图排出残留组织引起,若合并感染可出现压痛反跳痛。需通过妇科检查结合血常规判断是否存在盆腔炎,感染情况下需使用头孢克肟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阴道排出物中含有明显妊娠组织如绒毛或胚胎碎片,或超声显示宫腔内存在不均质回声团块。残留组织可能导致HCG水平下降缓慢,增加感染概率。米非司酮片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可促进残留物排出,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清宫。
体温超过38℃提示可能继发宫腔感染,常伴有寒战、脓性分泌物及异味。感染源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需急查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给药是常用方案,严重感染需住院治疗。
子宫复旧不佳表现为宫体柔软、宫底下降缓慢,阴道流血淋漓不尽。可能与胎盘绒毛残留干扰子宫收缩有关,超声可见宫腔线分离。缩宫素注射液可增强宫缩,益母草胶囊也有助于促进子宫修复,同时需监测血红蛋白预防贫血。
出现上述症状应避免自行服用活血药物,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以防感染加重。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观察出血量及体温变化。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两周后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恢复情况。若出血伴随剧烈腹痛或高热不退,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