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出院后需重点观察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语言功能、血压波动及头痛呕吐等症状变化。脑出血患者出院后护理涉及神经功能恢复监测、药物管理、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家属需掌握识别预警信号的方法。
每日评估患者清醒程度与反应能力,嗜睡或躁动均属异常。突发意识模糊可能提示再出血或脑水肿,伴随瞳孔不等大需立即就医。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变化,低于13分即存在临床意义。夜间需每2-3小时查看一次睡眠中的呼吸节律。
偏瘫侧肢体肌力下降超过1级或新发抽搐需警惕。观察两侧肢体温度差异,皮温降低可能伴随深静脉血栓。康复期出现不自主运动可能为异位骨化前兆,关节活动度每日测量两次并对比基线数据。
命名性失语加重或新发理解障碍提示语言中枢供血异常。测试包含物品命名、复杂指令执行等维度,突发缄默症需急诊CT排查。记录构音障碍程度变化,饮水呛咳频率增加可能反映延髓功能恶化。
晨起与睡前血压差值超过40mmHg具有预警价值。血压骤升伴随颈项强直需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家庭监测应避开餐后与情绪激动时段。服用降压药后收缩压持续低于100mmHg需调整方案。
喷射状呕吐与体位性头痛提示颅高压危象。记录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新发枕部剧痛可能为小脑出血征兆。呕吐物带咖啡渣样物质需考虑应激性溃疡,伴随视物模糊时禁用止吐药物。
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低盐饮食控制钠摄入在3g以内。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周增加活动量不超过10%。环境温度维持在24-26℃避免血管痉挛,睡眠时头部抬高15-20度。每月复查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携带急救卡注明用药与手术史。出现任一预警症状时应在黄金1小时内送达卒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