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不一定必须手术治疗,是否手术需根据动脉瘤大小、位置、破裂风险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主要处理方式有保守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夹闭手术等。
对于未破裂且直径小于5毫米的脑动脉瘤,通常建议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这类动脉瘤年破裂概率较低,可通过每6-12个月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监测。患者需控制高血压、避免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稳定斑块药物。若随访中发现动脉瘤增大或形态改变,则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血管内介入治疗适用于中等大小(5-10毫米)或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通过股动脉穿刺植入铂金弹簧圈或血流导向装置,使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而闭塞。该方式创伤较小,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但存在弹簧圈压缩、动脉瘤复发等可能。对于宽颈动脉瘤,可能需要联合支架辅助栓塞技术。
开颅夹闭手术多用于巨大动脉瘤(超过10毫米)或压迫重要脑组织的病例。术中使用钛合金动脉瘤夹阻断瘤颈,同时可清除颅内血肿。该方式治愈率较高但创伤大,术后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需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缓解。对于后循环动脉瘤等深部病变,手术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
破裂的脑动脉瘤需急诊处理,根据出血量选择介入栓塞或手术清除。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术后均需严格监测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便秘和剧烈咳嗽,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长期随访中若发现新发动脉瘤,需及时干预。
脑动脉瘤患者日常应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食用深海鱼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举重、潜水等可能引起颅内压骤变的运动,建议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锻炼。定期复查脑血管影像,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用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