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犬抓伤通常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传播,即使轻微抓伤也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流浪犬由于未接种疫苗且生存环境复杂,携带狂犬病毒的概率较高。皮肤破损后,病毒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人体。狂犬病潜伏期较长,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疑似暴露于狂犬病动物的伤口均需及时处理。除接种疫苗外,还需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中和可能存在的病毒。
极少数情况下,若明确知晓该流浪犬近期已接种有效狂犬疫苗,且抓伤后能对犬只进行10日以上隔离观察,经专业评估后可考虑暂不接种。但现实中难以确保动物疫苗接种的真实性,且观察期间存在延误治疗的风险。即使伤口已结痂或出血量极少,仍建议完整接种疫苗程序。
处理伤口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完成疫苗接种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注意观察注射部位反应。若出现发热或伤口红肿化脓,需及时就医复查。日常需远离陌生动物,教育儿童不要随意逗弄流浪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