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需进行体格检查,主要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确定心血管风险分层、指导个体化用药方案。
通过测量血压双侧差异、眼底检查等判断是否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严重损害患者需优先保护器官功能。
检查四肢血压、血管杂音等体征可鉴别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病因不同则治疗方案差异显著。
结合体重指数、腰围等代谢指标评估心血管风险等级,极高危患者需强化降压目标并联合降脂治疗。
根据心率、水肿等体征选择降压药物种类,如心动过速者优先使用β受体阻滞剂,水肿患者慎用钙拮抗剂。
建议高血压患者完善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配合低盐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