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环境、规范用药、认知训练、情绪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方式照顾。血管性痴呆通常由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执行功能下降等症状。
为患者创造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移除地面障碍物,安装防滑设施和扶手。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减少噪音干扰。在常用物品上标注醒目提示标签,帮助患者识别。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固定用餐、服药和活动时间,降低患者因环境变化产生的焦虑。
监督患者按时服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奥拉西坦胶囊,以及控制基础疾病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陪同患者复诊评估疗效。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所有用药变更需经神经内科或老年病科医生指导。
通过简单计算、物品分类、拼图游戏等训练延缓认知功能衰退。利用记忆辅助工具如日历、备忘录帮助患者维持时间定向力。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如整理衣物、浇花等,保持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因难度过高导致挫败感。
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避免争执或纠正其错误认知。当出现激越行为时,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改变环境平复情绪。可陪伴患者观看老照片、听怀旧音乐唤起积极记忆。必要时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喹硫平片等药物控制精神行为症状。
协助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吸入性肺炎。监测血压血糖,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认知障碍。
照顾血管性痴呆患者需长期坚持,家属应合理分配照护任务,避免过度疲劳。参加痴呆照护培训课程,学习专业护理技巧。定期带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照护方案。保持患者每日适量户外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有助于改善昼夜节律。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必要时寻求社区医疗服务和专业机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