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发作时常见的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食欲改变、性欲减退等。抑郁发作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心理评估与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抑郁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等问题,部分可能表现为睡眠过多。这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有关,褪黑素分泌异常导致昼夜节律失调。伴随情绪低落、日间疲乏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戈美拉汀片等调节睡眠,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睡眠习惯。
约半数抑郁患者会出现腹胀、便秘或腹泻等胃肠症状,与脑肠轴功能紊乱相关。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影响5-羟色胺合成,加重抑郁情绪。常见伴随症状包括恶心、食欲不振等。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不明原因的头痛、背痛或肌肉酸痛在抑郁发作中较常见,疼痛程度与情绪波动相关。中枢敏化机制导致痛觉阈值降低,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异常有关。伴随症状包括躯体紧绷感、疲劳等。可尝试热敷缓解,严重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兼具抗抑郁与镇痛作用的药物。
部分患者出现食欲亢进伴体重增加,另一些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导致消瘦。下丘脑摄食中枢调节异常与瘦素抵抗有关。伴随症状包括味觉变化、进食后不适感等。建议规律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抑郁发作时普遍存在性功能障碍,表现为性欲降低、勃起困难或快感缺失。这与多巴胺能系统抑制和睾酮水平下降相关。伴随症状包括亲密关系紧张、自我评价降低等。可通过心理咨询改善伴侣沟通,严重时需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盐酸安非他酮片等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的抗抑郁药。
抑郁相关的躯体症状易被误诊为器质性疾病,建议记录症状变化规律并及时就诊精神心理科。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或散步有助于改善躯体不适,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可调节生理节律。家属应避免否定患者的躯体不适感,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并配合专业治疗。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多重躯体症状伴情绪低落,需尽快进行抑郁量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