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用药治疗青春痘需注意清洁皮肤、避免过度使用、观察过敏反应、避开眼周黏膜及遵医嘱用药。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外用药物是常见治疗方式之一。
用药前需用温和洁面产品清除皮肤表面油脂和污垢,避免药物与皮脂混合影响吸收。清洁后轻拍干燥,不可用力擦拭导致炎症加重。建议选择pH值接近皮肤的氨基酸类洁面乳,清洁后2-3分钟内及时用药。
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等外用药需严格按说明书频次使用,过量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初期可隔日使用建立耐受,出现脱屑或刺痛时应减少用量。治疗痤疮的外用药通常需要4-8周才能见效,不可因短期无效而擅自增加用量。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用药后出现红肿、灼热感或瘙痒加剧应立即停用。过敏测试时可先于耳后或前臂小面积涂抹,观察24小时无反应再用于面部。
阿达帕林凝胶等维A酸类药物需避开眼睑、口唇等黏膜部位,防止化学性结膜炎或口角炎。涂抹时应距眼周1厘米以上,若不慎入眼需立即用清水冲洗。鼻翼两侧等褶皱部位也应减少用量。
异维A酸凝胶、复方制剂等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不可与其他祛痘产品混用。妊娠期禁用维A酸类,哺乳期慎用抗生素类。若同时使用多种外用药,应间隔30分钟以上,建议早晚分用不同药物。
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帮助代谢。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当补充锌制剂和维生素B族。选择无油防晒产品防止色素沉着,洁面后及时使用无酒精保湿霜维护皮肤屏障。若用药4周后无改善或出现囊肿结节,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