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是荨麻疹的主要表现,通过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及伴随症状可初步判断荨麻疹类型。荨麻疹主要包括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等,需结合具体特征区分。
皮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边界清晰,可融合成片,伴有剧烈瘙痒。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可能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感染诱发。常见伴随症状包括皮肤灼热感、血管性水肿。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塞米松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症状。
风团反复发作超过6周,皮疹形态与急性类似但持续时间长,瘙痒程度轻重不一。病因多与自身免疫异常、慢性感染或物理刺激有关。部分患者伴有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需长期管理,可选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依巴斯汀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并排查潜在诱因。
皮疹为直径1-3毫米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好发于躯干和上肢,由运动、出汗或情绪紧张诱发。瘙痒剧烈且伴有针刺感,通常在30-60分钟消退。避免诱因是关键,发作时可使用非索非那定片、酮替芬胶囊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接触冷空气、冷水后局部出现风团,严重时全身泛发,可能伴发头痛、低血压等系统反应。皮疹在回暖后逐渐消退。需注意保暖防护,急性发作可口服赛庚啶片、苯海拉明糖浆,严重者需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
皮肤划痕后出现线状隆起风团,伴瘙痒,属于物理性荨麻疹。皮疹通常在30分钟内消退,可能与皮肤肥大细胞敏感性增高有关。减少摩擦刺激,可尝试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咪唑斯汀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日常需记录皮疹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环境温度稳定。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或免疫学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