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过敏原检测及激发试验等方式诊断。慢性荨麻疹通常由免疫异常、感染、药物反应、物理刺激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详细询问患者风团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瘙痒、血管性水肿)及诱因(如食物、药物、冷热刺激)。记录既往过敏史、家族史及用药史,排除急性荨麻疹或其他皮肤病可能。典型慢性荨麻疹表现为反复发作超过6周的风团,瘙痒明显,无明确外因时需考虑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观察风团形态(大小、形状、分布)、皮肤划痕征及血管性水肿表现。慢性荨麻疹风团通常为红色或苍白色隆起皮损,边界清晰,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出现。需检查口腔黏膜、关节及淋巴结,排除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血常规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过敏反应;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自身免疫因素。甲状腺功能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甲状腺相关性荨麻疹,总IgE检测可辅助判断过敏体质。严重病例需完善补体C4、抗核抗体等免疫学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识别食物、花粉等外源性过敏原。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可能阴性,但物理性荨麻疹需通过冰块试验、日光照射等激发试验确诊。注意假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判断。
对疑似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划痕试验、压力测试或冷热刺激诱发风团。延迟压力性荨麻疹需4-6小时观察反应,胆碱能性荨麻疹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浴激发。激发试验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避免严重过敏反应。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已知诱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记录每日发作情况有助于识别潜在诱因,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或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症状。长期反复发作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与免疫指标,合并呼吸困难或休克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