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孩子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咽痛等症状。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与受凉、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治疗。
鼻塞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主要由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孩子可能出现呼吸不畅、张口呼吸等情况,婴幼儿可能因鼻塞影响吃奶。鼻塞可能与鼻病毒、腺病毒感染有关,通常伴随鼻腔分泌物增多。家长可用生理盐水喷鼻帮助缓解,避免用力擤鼻。若鼻塞持续加重或伴随脓性分泌物,需警惕细菌性鼻窦炎。
感冒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后期可能转为黏稠鼻涕。流涕是机体清除病毒的自然反应,可能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家长需及时用柔软纸巾擦拭,避免反复摩擦导致鼻周皮肤破损。若鼻涕呈黄绿色且持续超过10天,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就医评估。
咳嗽是感冒常见症状,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咳嗽可能与气道炎症反应、鼻后滴漏刺激有关。家长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烟雾刺激。若出现犬吠样咳嗽、喘息或持续超过2周,需排除喉炎、哮喘等疾病。不建议自行使用镇咳药,尤其是4岁以下儿童。
感冒发热多为低至中度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正常反应,可能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包裹。若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或出现热性惊厥,需及时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热应立即就诊。
咽痛常表现为吞咽不适、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痛可能与柯萨奇病毒感染有关,严重时可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家长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刺激性食物。若咽痛伴随高热、扁桃体脓点或皮疹,需排除链球菌性咽炎、猩红热等疾病。
感冒期间家长应保证孩子充足休息,维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少量多餐。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做好手卫生。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变化,若出现嗜睡、呼吸急促、脱水表现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不推荐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所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