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阻塞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喘鸣音、咳嗽、声音嘶哑、发绀等症状。气管阻塞可能与异物吸入、炎症、肿瘤、外伤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建议及时就医。
气管阻塞时气流受限会导致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患者可能感觉空气不足,尤其在活动后症状更明显。呼吸困难程度与阻塞程度相关,严重时可能出现端坐呼吸或三凹征。这种情况需立即解除阻塞并保持气道通畅。
气流通过狭窄气管时会产生高调喘鸣音,在吸气相更为明显。喘鸣音是气管阻塞的特征性表现,音调高低与阻塞程度相关。儿童出现突发喘鸣需警惕异物吸入,成人持续性喘鸣可能与气管肿瘤或瘢痕狭窄有关。听诊器在颈部气管位置可闻及明显异常呼吸音。
气管受刺激会引起阵发性干咳或呛咳,咳嗽声音常呈金属音。异物阻塞时咳嗽为突发剧烈呛咳,慢性炎症所致阻塞多为持续性干咳。咳嗽可能伴随咳痰困难,痰液滞留会加重气道阻塞。部分患者咳嗽时会出现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感。
气管上段阻塞可能影响喉返神经功能,导致声音嘶哑或失声。声音改变程度与神经受压情况相关,可能逐渐加重或突然出现。肿瘤压迫或手术损伤是常见原因,需结合喉镜检查明确声带运动情况。长期声音嘶哑需排除恶性肿瘤可能。
严重气管阻塞导致缺氧时会出现口唇、甲床发绀,提示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绀是晚期表现,常伴随意识改变或循环衰竭。急性完全性阻塞可在数分钟内出现严重发绀,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慢性阻塞患者发绀多在活动后加重。
出现气管阻塞症状时应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进食并清除口腔异物。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异物阻塞,但避免盲目用手指掏挖。保持半坐位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平卧加重症状。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并远离粉尘环境。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