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观察并发症、维持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面。气管切开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方式,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术后需定期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湿化气道防止痰痂形成。每日检查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度,避免过紧导致皮肤损伤或过松造成套管脱位。湿化器温度维持在32-35℃,湿度保持在60-70%以减少气道干燥。吸痰操作前需洗手戴无菌手套,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每日更换气管切开处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气管内套管每8小时取出清洗消毒,使用煮沸法或消毒液浸泡灭菌。病房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数。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时需留取痰培养,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密切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机械通气并发症,警惕气管食管瘘导致的进食呛咳。定期检查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防止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发现套管堵塞、移位等紧急情况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备好急救插管器械。
术后24-48小时可开始鼻饲流质饮食,选择高蛋白匀浆膳等肠内营养制剂。吞咽功能评估安全后逐步过渡到糊状食物,进食时保持半卧位防误吸。每日记录出入量,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患者因暂时失语易产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可通过写字板、手势等方式建立沟通。指导家属参与护理,帮助患者适应带管生活。出院前培训家庭护理技能,包括套管消毒、吸痰操作等。定期随访评估气道恢复情况,做好拔管前心理建设。
气管切开术后需长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游泳、淋浴等可能导致误吸的活动。日常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肺功能。外出时佩戴人工鼻过滤空气污染物,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肺部情况。出现呼吸困难、套管咳出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