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在冬季可能会加重,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但具体是否加重需结合个体基础疾病、防护措施等因素综合判断。
冬季气温降低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容易引起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寒冷还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进而诱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原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更需警惕,低温可能使基础疾病恶化,间接加重心律失常症状。部分人群冬季活动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也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诱发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
并非所有心律失常患者冬季症状都会加重。规律服药、血压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或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功能性心律失常人群,季节变化影响可能较小。部分患者冬季因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反而可能减少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穿戴保暖衣物、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避免骤然接触冷空气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寒冷对心脏的刺激。
建议心律失常患者冬季加强自我监测,定期复查心电图。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剧烈运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基础疾病。若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头晕、晕厥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