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家庭氧疗需遵循长期低流量、每日持续15小时以上、配合血氧监测等原则。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重要治疗手段,能缓解低氧血症,改善生活质量。
家庭氧疗通常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肺气肿患者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高浓度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进一步蓄积。氧疗期间需使用医用级制氧机,避免使用工业氧或化学制氧装置。
每日吸氧时间应达到15小时以上,尤其夜间睡眠时需持续供氧。间断吸氧难以维持血氧饱和度稳定,建议分上午、下午、夜间三个时段进行,单次持续4-6小时。外出活动时可使用便携式氧气瓶辅助供氧。
氧疗期间需定期用指夹式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目标值为88%-92%。低于88%需调整氧流量,高于92%应降低氧浓度。同时观察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记录每日氧疗时间和自觉症状。
制氧机滤网每周清洗1次,湿化瓶每日更换灭菌注射用水,鼻导管每2天更换。避免设备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使用前后检查氧气出口压力是否正常。备用电源应能维持至少4小时供电,防止突发停电中断氧疗。
氧疗需与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同步进行。遵医嘱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支气管扩张剂,定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
肺气肿患者进行家庭氧疗期间,建议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或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家属应学会识别嗜睡、意识模糊等二氧化碳麻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疗机构。定期复查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由呼吸科医生评估氧疗效果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