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腋温超过37.3℃为发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体温划分主要与感染程度、测量方式、个体差异、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腋温37.3℃-38℃属于低热,可能与普通感冒、轻度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有关,建议多饮水观察,若持续48小时未退需就医。
腋温38.1℃-39℃提示明显感染或炎症反应,常见于流感、扁桃体炎等,可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等退热药。
腋温39.1℃-41℃需警惕严重感染或脓毒症,伴随寒战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诊,临床常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物理降温处理。
超过41℃可能损伤脑细胞,多见于热射病、脑炎等急症,须紧急就医进行冰毯降温等综合治疗,避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体温反复升高或伴随皮疹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完善血常规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