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前者是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后者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白血病由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导致,可能与辐射、苯接触有关;再障主要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药物毒性或病毒感染。
白血病表现为异常白细胞浸润骨髓及外周血,再障则呈现全血细胞减少伴骨髓脂肪化,两者骨髓活检结果具有诊断特异性。
白血病常见发热、出血、肝脾肿大,再障以贫血、感染和出血三联征为主,但无器官浸润症状。
白血病需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再障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或促造血治疗,重症需异基因移植。
出现持续贫血或出血症状时应及时血液科就诊,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服用补血药物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