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坏死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与病因、治疗时机、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有关。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肝坏死,戒酒或停药后5年生存率较高;病毒性肝炎需长期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需免疫调节。
急性肝坏死72小时内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可争取肝再生时间;慢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10年生存率可达60%。
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中位生存期超过10年;出现肝性脑病、腹水等失代偿表现时,2年生存率不足50%。
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可延长生存期;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时预后极差。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纤维化治疗,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