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低烧可能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对症用药、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表现为低热伴鼻塞流涕,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寒冷刺激导致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出现畏寒低热,建议保持室温25℃左右,饮用姜糖水发汗,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疲劳或营养不良时易出现持续低热,需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症状加重时可考虑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调节免疫。
合并扁桃体化脓时体温可升至38.5℃以上,需血常规检查确认,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选择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若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脓痰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