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通过中药内服、外用熏洗、穴位敷贴、针灸等方式治疗。湿疹通常由湿热蕴肤、血虚风燥、脾虚湿盛、外感风热等原因引起。
湿热型湿疹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血虚风燥型适用当归饮子,脾虚湿盛型常用参苓白术散,外感风热型推荐消风散。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
苦参、黄柏、地肤子等煎汤外洗可缓解瘙痒;马齿苋、野菊花、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熏洗温度不宜超过40℃。
曲池、血海等穴位可敷贴黄连、青黛等中药粉剂。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调节气血运行。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湿疹患者应避免搔抓,穿着棉质透气衣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