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蛋白尿可通过控制血压、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微量蛋白尿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高血压是微量蛋白尿的常见原因,长期血压升高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等降压药物。
高盐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
糖尿病引起的微量蛋白尿需控制血糖,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药物。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监测肾功能变化。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微量蛋白尿。若蛋白尿持续加重或出现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