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指标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戒酒护肝、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补充,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腌制及霉变食物刺激肝脏。
酒精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需严格戒酒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可配合有氧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每周保持3次30分钟以上锻炼。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并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等保肝治疗。
建议每3个月监测ALT、AST等指标,超声检查可评估脂肪肝程度,出现黄疸或腹水等严重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肝功能恢复,若指标持续异常需进行肝炎病毒筛查及肝纤维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