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多数情况下病情可控,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1、病情分期:
早期表现为轻度肝炎,肝功能指标轻度异常;进展期可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终末期可导致肝衰竭。
2、影响因素:
病毒载量高低、是否规范治疗、有无合并其他肝病等因素会影响疾病严重程度。
3、治疗措施:
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可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治疗有助于免疫调节,严重者需肝移植。
4、日常管理:
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