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联合处错位可通过触诊评估骨盆稳定性、压痛范围、关节间隙异常及步态改变等方式初步判断,需结合影像学确诊。
1. 骨盆稳定性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双手按压双侧髂前上棘向中线挤压,出现疼痛或异常活动提示耻骨联合分离。
2. 压痛范围
沿耻骨联合上缘及周围触诊,局部压痛伴放射痛可能提示韧带损伤或错位,需记录疼痛分级。
3. 关节间隙
食指触诊耻骨联合间隙,正常宽度约4-6毫米,超过10毫米或触及台阶样改变需考虑错位可能。
4. 步态观察
嘱患者行走,出现鸭步态或单侧负重疼痛时,可能合并耻骨联合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触诊发现异常应及时转诊骨科或康复科,避免自行复位,孕期患者需优先排除生理性松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