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脱出肛门的疾病,轻度表现为排便时黏膜外翻,严重者可发生嵌顿坏死,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长期腹压增高人群。
盆底肌肉松弛或直肠周围支持组织薄弱可能导致直肠固定不稳,儿童多与骶骨弯曲度未发育完全有关,可通过提肛运动增强肌力。
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长期用力排便行为会持续增加腹腔压力,建议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膳食纤维,必要时使用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
脊髓病变或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常伴有排便失禁,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
产科损伤或肛门手术可能破坏直肠周围筋膜结构,表现为肛门坠胀感,严重者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避免久蹲久坐,出现肛门肿物脱出需及时手法复位,急性嵌顿需立即就医防止肠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