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常见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病程通常持续3-8天,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分为A-G七个血清型,其中A型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易发生暴发流行。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水样腹泻、呕吐、发热,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脱水时可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表现。
可通过粪便抗原检测确诊,治疗以补液为主,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者需静脉补液,一般不推荐使用止泻药物。
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可接种疫苗,注意手卫生,对患儿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患病期间建议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