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是婴儿排便间隔延长但无排便困难的生理现象,通常发生于2-6月龄母乳喂养婴儿,可能与消化功能成熟、母乳吸收率高、肠道菌群稳定、胃肠蠕动减缓等因素有关。
随着月龄增长,婴儿肠道消化酶分泌增加,母乳中营养成分被充分分解吸收,食物残渣减少导致排便间隔延长。家长可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无哭闹腹胀则无须干预。
母乳中蛋白质和脂肪易被完全吸收,产生的代谢废物较少。建议家长继续按需哺乳,避免过早添加配方奶或辅食破坏肠道适应过程。
母乳喂养建立的益生菌群能提高食物利用率,减少粪便体积。家长可每天为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婴儿肠道神经调节功能逐步完善,蠕动节律趋于规律化。若伴随拒奶、呕吐或体重不增,需就医排除巨结肠等病理因素。
攒肚期间可适当增加宝宝俯卧时间,母乳妈妈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若超过7天未排便或出现排便痛苦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