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可通过生长曲线评估、骨龄检测、激素水平检查、遗传因素分析等方式判断。矮小症通常由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染色体异常、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若身高长期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3百分位或年增长不足4厘米,家长需警惕矮小症可能,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
通过左手腕部X光片评估骨骼成熟度,若骨龄较实际年龄延迟2岁以上,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有关,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进一步诊断。
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可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排除甲减导致的生长迟缓,家长需遵医嘱完成空腹采血等检查。
特纳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可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家族性矮小需结合父母身高综合评估,家长需提供详细家族史并配合染色体核型分析。
建议家长保证孩子均衡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和钙质,规律作息并适当进行跳绳等纵向运动,定期监测生长速度,发现异常及时至儿科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