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外阴息肉可通过局部清洁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外阴息肉通常由激素水平变化、局部刺激、感染、血管增生等因素引起。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以减少摩擦刺激。该措施适用于无明显感染的生理性息肉。
合并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局部消毒,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抗感染。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类药物。用药前需经产科医生评估胎儿安全性。
对体积较小的息肉可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操作需在孕中期相对稳定期进行。治疗前需完善超声检查排除胎盘异常等禁忌情况。
若息肉反复出血、体积过大影响分娩,可在严密监护下行局部切除术。手术时机建议选择孕14-28周,需由产科与外科医生联合评估风险。
孕期出现外阴息肉应避免久坐压迫,如发现息肉增大、渗血或分泌物异常,须及时就诊产科与皮肤科联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