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便血、腹泻、肠梗阻,病情发展可能从早期黏膜损伤进展至肠坏死。
1、腹痛:
突发脐周或左下腹绞痛,进食后加重,可能与肠系膜动脉血流减少导致肠壁缺血有关,需禁食并静脉补液。
2、便血:
鲜红或暗红色血便,提示黏膜溃疡或坏死,肠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严重时需输血治疗。
3、腹泻:
水样或血性腹泻伴随里急后重,因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引起,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4、肠梗阻:
晚期出现腹胀、呕吐,听诊肠鸣音减弱,CT显示肠壁增厚,需手术切除坏死肠段。
建议低纤维饮食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肠镜评估血管再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