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属于恶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不属于良性病变。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葡萄胎与绒毛膜癌之间,具有局部浸润和转移潜能。
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特征为绒毛水肿伴滋养细胞增生,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但保留绒毛结构。其恶性程度低于绒毛膜癌,但高于完全性葡萄胎。
常见表现为葡萄胎清宫术后持续阴道流血、子宫复旧不全、血HCG水平异常升高或下降缓慢,部分患者可出现肺转移灶引起的咳嗽咯血。
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依据为子宫肌层或转移灶中发现绒毛结构伴滋养细胞增生,同时需排除绒毛膜癌可能。
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低危患者可单药化疗,高危患者需多药联合化疗。对耐药或大出血病例可考虑子宫切除术,治疗后需严格随访血HCG水平。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治疗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